顯示具有 相關文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相關文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04/07

聽覺能力在學習上問題

那天恩媽在上課前帶小孩吃飯,一位初識媽媽聊天,

知道恩在上早療,很訝異對答如流的恩為什麼要上課

恩進步很多,能力也已經達到發展線,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拉長遠來看,

還有,我們需要思考各種情境或空間可能產生的狀況,

尤其,在學校,在大團體,小朋友是否可以完整接收訊息,

而這關乎小朋友是在教室聽課的能力,

我們有時候會忽略一些問題,

那是因為我們是一對一與小孩說話,

我們為小孩放慢說話速度,刻意將每個字說清楚,也會適時調整音量,

然而,試想跳脫這個情境,

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模式的比較

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模式均源自於 Carl Orff,但奧福音樂治療模式乃由奧福的妻子 Gertrud Orff 延續發展並推廣。就實施的對象而言,奧福教學法針對一般兒童,目標偏向於教導音樂技巧與知識;但奧福音樂治療的對象主要為有特殊需求或治療需求的兒童、青少年、成人以及老人,目標依照個案不同的狀況做調整,偏向於改善個案現有的問題或是延緩問題的發生。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同樣強調以兒童為中心,注重孩子的發展經驗,並鼓勵孩子自發性的學習。
在教學特色方面,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均強調創造力與節奏兩項要素的重要性,也同樣注重孩童自發性的參與。與其他治療較不相同的地方為奧福音樂治療強調活動與口語是不可分的,說白活動即為奧福音樂治療常用的活動之一,與其他音樂治療模式欲降低口語在治療活動出現的情況大不相同。
然而奧福教學法中的說白有時並不具意義;反之,因為兒童對富節奏性的說白會產生預期心理,注意力會集中在即將發生的事情上,故奧福音樂治療中的說白必須包含意義。此外,奧福教學法強調從五聲音階開始,先幫助兒童創造出自己的音樂;但奧福音樂治療則無此限制,只要為個案自然發展的音樂,都在基礎音樂的範圍內。最後,奧福音樂治療有一定的進行流程,譬如,暖身活動須為團體灌輸參與感、結束時需要有「再見」的活動等;而奧福教學法卻可由教學者自行決定帶領兒童的教學流程(Bitcon ,1976;Bruscia, 1987)。

PS: 可參考文獻內文之表格 2 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的比較。

摘錄:
鄧兆軒、陳淑瑜(2010)。奧福音樂治療的理論和應用。國小特殊教育,49,80-90。

2015/10/12

第六屆早療論文發表: 結合物理治療及音樂治療原則之腦性麻痺兒童訓練的初步報告


1長庚紀念醫院桃園分院復健科 、2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復健科學研究所、3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復健科
楊建志1、張玉霖1、楊嬿璇1、劉文瑜1,2、黃美涓1,2、陳嘉玲3
背景與目的
腦 性麻痺(cerebral palsy)是一種在兒童時期最常見會引起嚴重身體殘障(physical disability)的疾病(Kuban and Leviton, 1994)。依據國際腦性麻痺定義及分類研討會最新的定義,腦性麻痺是用來描述一群動作和姿勢發展的障礙,所引發的活動限制(activity limitation),可歸因於正在發展中胎兒或嬰兒的腦部受到非漸進性干擾(non-progressive disturbances)。腦性麻痺的動作障礙常伴有感覺、認知、溝通、知覺,及/或行為的異常,以及/或癲癇障礙(Bax et al., 2005)。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是腦性麻痺兒童常接觸到的一種治療介入方式,物理治療是運用各種物理媒介,如光、熱、水、力、電等和各種生物力學的原理、知識與技術來評 估、治療疾病的科學與醫療專業,進而增加或維持兒童身體機能最大限度的動作控制能力,達到最佳的自我獨立。
根據美國音樂治療協會(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於2005年對音樂治療的定義,音樂治療是以使用於臨床及有佐證基礎的音樂(經驗)為媒介,經由合格訓練的音樂治療師來執行,於 治療關係中達成個別設定的目標。當使用音樂治療於肢體障礙兒童時,音樂治療師透過聆聽、歌唱、彈奏、敲擊、律動、即興創作的音樂經驗,來幫助改善並維持孩 童之肢體、認知理解、表達、溝通、社會行為、情緒表達的能力。
Walmsley等(1981)使用音樂當作生物回饋法(biofeedback)來訓練重度智能不足腦性麻痺兒童的頭部控制,結果顯示當有音樂當回饋時 頭部控制能力有增加。Yasuhara(2001)以音樂治療的方式來訓練雷特氏症候群的兒童,結果顯示單次課程中兒童的抓握時間與頻率都有上升。此 外,Pacchetti等(2000)則利用音樂治療融入復健運動也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動作緩慢(bradykinesia)障礙,並提升動作功能、情 感與日常生活能力;而在物理治療臨床上,音樂類的玩具常用來做為來提高兒童參與治療訓練的動機或當作運動的回饋,國內在過去雖然並不缺乏對於腦性麻痺兒童 的物理治療或音樂治療報告,但是跨專業間結合物理治療及音樂治療來訓練腦性麻痺兒童的臨床治療模式並不常見,因此本報告將描述一名患有腦性麻痺的個案參與 一個結合物理治療及音樂治療介入的原則所設計之治療活動情形。
成效評量
個案經過八週的治療介入後,在目標的達成率在第三週開始有上升,在行走測試中由零次/三次達成率進步到兩次/三次達成率(圖一);執行訓練活動的速度,參 與度及注意力皆有顯著改善,且在訓練過程中對於節律的變化能反映在動作的執行速度。此外,家長對此種介入模式抱持極為正面的支持,顯現這種治療介入模式應 用有臨床意義。然而,本治療介入仰賴長時間的跨專業間的合作與溝通,所需耗費的人力及成本並不低。

音樂治療於社區精神病患之實務運用@ 諮商與輔導期刊

音樂治療於社區精神病患之實務運用@ 諮商與輔導期刊 (2015.8)

蔡尚津(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
錢怡君(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音樂治療碩士)
林妍伶(University of Iowa 音樂治療碩士)

前言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2012)定義「音樂治療」-
其為是運用音樂對人生理及心理所可能產生的影響,配合治療技巧,來協助個體達到維持及增進身心健康的目標。
在以音樂為主的療程中,不只是聆聽音樂、或是演奏樂器,而是包含一切與音樂相關的運用和經驗。其目的是幫助個案在過程中,獲得治療的目標---提升健康、減輕疼痛、管理壓力、抒發情感、提升記憶、提高溝通能力的方式、肢體復健 (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 2014)

構成音樂的三個基本要素

構成音樂的三個基本要素─
旋律、節奏、和聲,成就了音樂的各種面貌與型式!
豐富多樣的音樂種類,
包括兒歌、唸謠、中外流行歌曲、古典音樂、大自然音樂、新世紀音樂等等,
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成長經驗與不同需求的人們心理、
生理或情緒上的各式需求;
而音樂可以聆聽、可以歌唱、可以樂器表現、
可以配合肢體律動、可以自由創造發揮的多元特質,
在在吸引發展遲緩兒童的參與以及回應;
此外,音樂的型式可簡單亦可複雜,
正好符合發展遲緩兒童們不同發展階段的獨特學習能力。
音樂治療師設計出使發展遲緩兒童能夠理解,符合其能力,
進而願意參與及體驗的音樂經驗,
開拓發展遲緩兒童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重感官的經驗,
具體化發展遲緩兒童的感受力、觀察力與理解力,
強化發展遲緩兒童在認知、情緒、溝通、動作與社會行為等各方面能力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