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音樂聆聽、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

不管是東西方、國與國間、種族間、家與家之間或學校之間,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之間的不同性又可顯現於親子間的互動模式、家庭對人事物的價值觀、在障礙診斷上的反應與應對方式外,尋求資源協助的態度也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生活習慣也是如此。

不管是哪種治療,在評估和設計的活動過程中,
治療師都必須考量”個案原生家庭(或主要照顧者)的生活文化與習慣,像主要語言的使用、誰是主要照顧者、親子間或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模式等等,當然,在音樂治療領域中,治療師另外會問是否有聆聽音樂的習慣? 如果是兒童,會問在家會放兒歌嗎? 是播放方式還是家人唱歌讓小朋友,何時聽呢? 如果是成人,可能會問對方聽誰的歌? 聽哪種類型的音樂? 有沒有偏好的類型? 是快板或慢板? 是流行或是古典?

音樂是否要適齡,有其可以討論的論點,兒童聽兒歌,成人聽流行樂等等,尤其兒童一定事兒歌或童謠嗎?

長期觀察下來,有其必要性,但卻也不是絕對,應該先思考個案的主要目標是認知或是情緒或是當下個案需求。

小澤家是基督教家庭,媽媽習慣唱聖歌,小澤最熟悉的音樂,相對是聖歌,但是小澤三歲,語言遲緩,情緒穩定,主要目標之一是藉由歌唱活動,提升小澤的語言溝通能力,因此,建議媽媽平時在家,除了聖歌外,有邏輯和意義性的兒歌視需要的,或是自編簡易旋律的歌謠,協助小澤擴充語彙。

小奕聽力正常,但對環境聲響反映聽低,可以聽而不見,市面的耳熟能詳的兒歌並不能讓小奕意識到音樂的存在感。因此,旋律的複雜度、和聲配置、樂器音色或是具有民族音樂特色的音樂等等,其實,是可以考慮的。

二歲的小若,剛開始上課,在陌生環境,焦慮不安的小若,躺在阿嬤懷中也不能放鬆,自編歌曲無法讓小若安心,鋼琴彈奏小星星,小若僅安靜一下,打開燈後,再度陷入情緒不安中,這時治療師中斷音樂,改播放爵士版的老歌,立即安靜,除了老歌外,強烈節奏和快板也是這些音樂的特色。

這部分就與小若的生活文化背景與習慣有一定關係: 一)主要照顧者為阿公阿嬤,而阿公阿嬤喜歡在家唱卡拉OK;二) 小若只要一哭,阿公馬上放卡拉OK的伴奏音樂讓小若聆聽;三) 阿嬤會抱著小若隨音樂搖擺。何時是兒歌時間呢? 晚上陪伴小若入睡前,媽媽會唱或是放兒歌讓小若聽。

還是一樣的話:

不管是爸媽或老師或其他專業人員,發現他們對音樂沒有反應時,要記得多方嘗試或詢問周遭的人,以得到更多的資訊,不要過早判斷”喔!! 他們不喜歡音樂或是說他們對音樂都沒有反應”。

請視個案需求給予適合的音樂或歌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