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

注意力交響樂第七章說明


在第七章談及音樂治療有不同的治療學派,例如:


1.以兒童發展為主的發展性音樂治療法;
2.以音樂本身的架構為模式的創造性音樂治療法;
3.融入音樂教學法理論架構所發展的模式;
4.以行為分析學派為主的應用行為矯正原則音樂治療法;
5.以心理動力為取向的心理動力導向音樂治療法,以及邦妮引導想像音樂治療法;
6.與醫療相關的神經學音樂治療法、音樂治療於健康照護,以及生物醫學理論音樂治療。


音樂模式注意力訓練課程是以認知心理學和部分音樂治療學派作為建構的理論基礎。因此,在本書第七章則是針對運用於特殊教育領域的音樂治療學派做簡單的介紹,對於想要了解音樂治療的朋友可以參考。


除此之外,在此章節也會從文化背景探討音樂治療與古典音樂之間的關係,也就是音樂治療師是必須考量個體的本身喜好、成長背景、語言文化和實際年齡等等,並不能自作主張的以自己的想法為個體選擇音樂形式。期待藉此讓讓大眾瞭解音樂治療不等於古典音樂;器樂教學也與音樂治療不同,不能畫上等號!!



在第七章中也就音樂治療進行過程中會運用的音樂治療活動模式做說明,其中涵蓋分為音樂和樂器、音樂聆聽和討論、音樂和肢體律動,以及歌唱等四種。另外,也將這幾種音活動與注意力之間的關係做深入探討。讓大眾能透過這些探討而清楚明白音樂治療活動在運用過程中與一般所認知的音樂活動方向是有所差異的。





#參考資料
蕭瑞玲、孟瑛如(2016)。注意力交響樂: 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新北市:心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