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第九屆兩岸四地啟智服務研討會:融入音管鐘樂團於國中特教班藝術與人文聽覺藝術課程之實務分享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運用音管鐘在國中特教班藝術與人文聽覺藝術課程教學實務設計之可行性本文針對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草案藝術與人文意義與內涵、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以及音樂治療相關理論,進行文獻探討;瞭解經由音樂治療理論與角度的樂器教學與合奏方式,以作為國中特教班聽覺藝術課程可進行教學實務設計模式之探討。本文利用音管鐘的樂器特色,針對國中藝術與人文聽覺藝術進行主題性的教學設計,發展適合國中特教班學生的聽覺藝術課程單元。從課程開始前的評估以瞭解每位學生在認知理解、注意力、反應力與肢體動作等、課程中的調整學生敲奏位置以利其融入團體合奏練習,最後再以音管鐘合奏演出方式作為學習成效的呈現。



       聽覺藝術是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課中的一門課程。以「聽覺藝術」一詞而論,「聽覺」即是人類經由耳朵(聽覺感官)聆聽外界聲響,而「藝術」是一種表現一種呈現的方式,而音管鐘是一項能讓國中特教同學利用樂器合奏進行團體聽覺藝術表現的工具。一組音管鐘涵蓋八種聲音,可以依照班級人數、聲音音量、教室空間,以及學生能力等問題,適性調整與增加音管鐘的組數。該聽覺藝術課程學習內容可以依學生能力簡化、減量且依能力分解學習步驟,以利學生學習與團體參與。再則,音管鐘合奏練習需要看、聽、說、與操作樂器,會依個人能力調整學習內容,以達到其所需要的學習目標。為考量每位學生的不同學習歷程與課程活動的多元性,在音管鐘合奏練習前,讓學生透過音樂欣賞聆聽即將練習的曲目,以讓學生有動機學習與增加課程參與度。也希望透過課程設計與施行,讓課程能達成以下目標:


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之核心素養為主軸利用音管鐘合奏模式所設計的聽覺藝術課程達到三大面向與九大項目
二、適性的音管鐘合奏活動設計,能提供國中特教老師藝術與人文聽覺藝術的教學設計多元化。
三、運用音管鐘合奏進行教學,能有助於國中特教班學生學習不同的藝術與人文的方式。
四、透過音管鐘合奏演出,能有助於國中特教班學生在藝術與人文領域聽覺藝術課程的學習成效,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因此,本文就融入音管鐘樂團於國中特教班藝術與人文聽覺藝術課程教學實務設計之可行性做研究探討與分享陳述,佐以評估表教案設計與可運用的音樂治療策略希望提供一個課程單元模式讓有興趣增加國中藝術與人文聽覺藝術課程多元性的人分享更多關於課程設計與教案分享實務應用、介入策略與行為觀察。




蕭瑞玲孟瑛如(2018)。融入音管鐘樂團於國中特教班藝術與人文聽覺藝術課程之實務分享發表於第九屆兩岸四地啟智服務研討會論文海報發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主辦,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