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4

音樂治療 語障小宣開口了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http://udn.com/1024/BLOG/blog.gif/台中報導】

3歲小宣出生時,罹患先天視網膜病變,眼睛只能感覺到光線,還有語言障礙,而且一碰她就尖叫,1年多前接觸到音樂治療,小宣變得會說話、撒嬌,還會主動問好,她的母親說,音樂打開的女兒的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昨天成立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兒童發展與行為科主任郭煌宗說,有溝通障礙、行為困擾或情緒障礙的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透過音樂、美術等藝術治療,幫助孩子找到表達的方法。

國內藝術治療價格不低,健保也不給付,平均每小時收費上千元,對家長負擔不輕,兒童慈善協會長期關注特殊兒童的藝術治療需求,撥款贊助該中心,只要醫師認為需要藝術治療,低收入戶兒童將補助全額治療費,中低收入戶補助50%費用。

音樂治療師謝學恕說,小宣剛接受治療,根本不理人,而且一直在哭,第四次才有反應,治療半年後懂得用音樂回應,開始願意表達。小宣母親說,以前連爸爸碰她,都會大聲尖叫,但音樂就像鑰匙,打開女兒的心,現在在家會撒嬌、說話,還會跟家人說「我愛你」。

2010/10/06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1024/images/logo_small.gif

 

2010/07/23

音樂治療 用陪伴「刻」出兒童美麗人生

【劉又瑄/台北報導】走進臺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耳邊環繞著的是悠揚的鋼琴輕音樂,橘黃色的燈光下是舒適的沙發,換雙舒適的拖鞋,就像回到家一樣,但這才是洪進麗一天工作的開始。

臺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主要是以兒童及障礙者像是唐氏症寶寶、自閉症或智能不足的孩子為服務大宗。洪進麗說,對於一般人,生日時會唱生日快樂歌或開心時聽輕快的歌是因為受到文化所賦予的象徵所影響及社會價值的認定,因此較容易由音樂的類型中猜到對方的年齡或瞭解對方的情緒及性格,像是聽到流行音樂就會知道聽的人可能比較年輕。

但兒童音樂能力還沒有發展成熟,因此所能給予的就是陪伴,當兒童生氣的時候,不同於一般家長總是叫孩子不准哭,洪進麗說:「我們是陪著孩子去經歷情感的每一個時刻,幫助他在安全的空間下將壓抑的情感或莫名的憤怒用音樂宣洩出來」,生氣有不同的面貌,藉由陪著兒童用力敲打樂器,用不同節奏、力道的音樂,或編曲子,藉由音樂聽辨去感受兒童情緒的過程,才幫助他去結構、整合並敘述所發生的事情,解析兒童的想法。
「孩子的憤怒有時候不見得是事件。」洪進麗說,孩子生氣有時是為了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在生氣,回推到大人也是一樣,有時候生氣不是為了解決事情,而是要讓對方知道自己在生氣,所以對方應該要讓自己、陪自己、來關心自己,只是大人口語較多一點,孩子口語能力還未臻成熟,因此音樂就成為了互動的媒介。
「我們的工作就像是雕刻師,而這些自閉症的孩子就像璞石,需要不斷去精雕細琢,當雕到可以反光的時候,他才有生命,才是一顆鑽石,而音樂則是刻刀。」
對於自閉症的孩子,他們所著重的是情緒的理解,因為在物件的遊戲玩法較為侷限,例如他們不愛碰樂器,而治療師就會利用其喜歡的音樂增強互動,像是有時候,自閉症的孩子用吉他撥出一個漂亮的和弦,治療師就唱一句,當孩子想聽下一句就會再撥一下,治療師就再唱一句,洪進麗表示,利用這種行為增強的行為療法與孩子對音樂的美感經驗達到合作,就是增加自閉症孩子與他人建立人際互動的介入方法。
「音樂是提高學習動機及專注力一個很好的媒材。」洪進麗說,像是學校上下課會敲鐘,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治療空間、固定的治療師可以讓孩子在凌亂的生活內產生結構性的互動,在安全的空間內,可以恣意的去奔放心中所有的感受。而認知的學習,像是孩子不會區分大小,就可以利用大鼓用力敲,與小三角鐵輕敲作對比,藉由音樂讓孩子去感受其差別。
引用於: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57958

2010/07/19

歡笑、淚水、國罵夾雜的十堂音樂治療課


最近沸沸揚揚的死刑案,以及電影艋舺,讓我想起那12個耍狠的小子們,不知道他們好不好,我還在等著你們寄信給我……
 
在一個悶熱的午後,接到職業訓練中心主任的電話,要我為一群觀護所少年犯安排音樂治療的課程,期待可以讓他們的性情較溫和,並且協助他們培養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上課的地點是大禮堂,時間是每週五晚上三個小時,課程一開始持警棍的員警在場維持秩序,不停訓誡他們要對老師尊敬、不可以吃檳榔、不可以離開教室等,秉持著音樂治療師的角色,也為了建立較放鬆的氣氛,我瀟灑的表示我相信我們沒問題,沒想到這些警員們竟也馬上同意,立刻瀟灑頭也不回的走了

2010/07/13

音樂治療癡呆 讓老人保持活力


20100624 10:23:47  來源:人民日報
音樂治療作為一門科學,在美國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有大量的音樂治療師是在老年性癡呆這個領域工作的。由于音樂治療在這一領域中發揮出了獨特的良好作用,所以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律:所有的老年性癡呆治療機構必須有音樂治療。可見音樂在防治老年性癡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樂具有刺激記憶力的強大作用。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聽到或唱起多年以前的歌曲時,我們就自然地想起了那個年代的很多往事,甚至一些似乎早已經忘記的生活瑣事,會突然出現在腦海之中,歷歷在目,讓我們心潮澎湃,唏噓不已。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鐘愛老歌的原因。另外,當人們對一些文字內容的記憶感到比較困難的時候,如果為它譜上旋律成為一首歌,就變得非常容易記憶,而且很多年都不會忘記。例如為古詩詞和毛澤東詩詞譜寫的歌曲等。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針對士兵大多沒有文化、記不住紀律條例的現象,譜寫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此士兵們耳熟能詳。音樂治療師利用這一特點,專門演唱或播放老年人年輕時代流行的歌曲,與老年人一起討論那個年代所發生的事情和個人的經歷,以達到刺激、保持和改善長時記憶的目的。
    同時,也通過教老人們學習當下流行的歌曲,刺激他們的短時記憶,讓他們盡可能地保持一個比較好的記憶能力。
    音樂治療師還利用唱歌來改善老人們的語言能力。科學家認為語言是在大腦的左半球,而音樂是在腦的右半球,所以當語言功能出現障礙,就可能意味著左半球的語言中樞受到損害。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很多老年人慢慢變得不太能說話了,但在唱歌的時候,他們卻能夠很清晰地唱出歌詞。于是音樂治療師就會先帶領他們一起唱歌,然後要求他們慢慢地去掉旋律,只說歌詞。這樣的做法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人們依然可以保持甚至改善他們的語言功能。
    另外,音樂治療師還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舞蹈活動來刺激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提高老人的活力,改善精神和情緒狀態,促進他們的社會交往。這些對于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和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
 
作者為國際老年癡呆協會中國委員會會員、北京老年癡呆防治協會理事)

 

音樂治療與復健~美國賓州馬文市



文章標題:賓州馬文市--音樂治療與復健
轉載作者:JUI-LING HSIAO 轉載自 蓝海網 -
http://www.176happy.com
文章網址:http://www.176happy.comheart/0192.html

 賓州馬文市--音樂治療與複健

 在賓州馬文市的一家複健中心,音樂治療師康妮使用音樂引導想像技巧,幫助病人集中意誌力控製他們的病痛。

 在最近一次的團體治療中,她和志工彼得讓病人從一輛購物車上選擇他們想要的樂器,包括鼓、牛鈴和其他的手製樂器。

艾德患了脊髓膜炎,腦內常呼呼地響,他選了一麵木製的鼓和一對鼓槌;李察從前是養蜂的,剛發作一次中風,

 正在複健中,他選擇一隻大大的白色油漆桶和一支裝了海棉頭的大鼓槌。當康妮和彼得用柔和的樂器,

 製造出類似海浪的聲音為他們伴奏,艾德和李察便認真地敲起他們的鼓。

藉由鼓聲,他們想像自己的病痛可以用聲音掩藏住,克服他們身體的無法行動,開發內心的平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176happy.com/cc.html 之規定。

音樂開啟自閉溝通門-香港明報報導

(明報)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明報專訊】儘管自閉症    兒童有其先天障礙,相信很多人亦聽說過,某些自閉兒童亦有其特殊天賦和專長。在我的音樂治療個案中,有很多是介乎1歲多至3歲,被診斷為患有自閉症或有自閉症傾向的幼兒。每個自閉症兒童對音樂的反應不一,當中具有音樂天分的為數亦不少,我希望與各位家長分享一下,如何利用音樂治療開啟與自閉症兒童溝通之門。
Perfect pitch的傑傑
傑傑是個快滿三歲的獨生子,患有輕度自閉症及語言發展遲緩,兩歲前與父母的互動不多,較多活動是看媽媽準備的英語音樂影碟;媽媽發現傑傑的互動只有模仿和重複,不會說中文,只會說影碟中的英文句子。試過不同的治療也不奏效,他的父母把傑傑帶到我手上。第一次治療,傑傑不斷把樂器往身旁丟,我嘗試唱歌引起他的注意,但徒勞無功;雖然他會靜止地看著我彈結他唱歌,但歌曲一完,他就不斷地丟樂器;第一次治療只好提早結束……
第二次治療開始時,我仍試唱第一次治療用的歌曲;才剛唱完第一句,傑傑就接著拍打地上的鈴鼓,並毫無錯漏地唱完整整一首歌曲,音準之佳令我瞠目結舌。就這樣,我找到與傑傑溝通的方法——唱歌。利用歌唱,促使他以說唱對答來提高他開口的意願,而他的語言表達次數和溝通技巧亦逐漸改善。
充滿節奏感的佳佳
佳佳是個三歲八個月大,坐不定的自閉症兒童,第一次到治療室時,像小野馬一樣滿場亂跑,完全漠視我的存在。我只好彈奏輕快的曲子來配合他的跑步速度和節奏;而佳佳就自顧自地跑來跑去,第一次及第二次的治療就這樣「跑」了過去。第三次,我發現佳佳跑步時,右手會不定時敲打自己的頭,而跑的動作會稍慢;於是我便用鋼琴跟著佳佳的步伐即興地彈奏,每當他舉起右手時,我便停止彈奏鋼琴,並配合佳佳右手敲打頭部的動作來拍打鈴鼓;佳佳竟然停了大約三秒鐘,更看了我一眼,然後又像之前一樣滿場繞著圈跑了……
佳佳這一停,給我一個啟發。畢竟他不善於與別人溝通,即時平日與父母兄弟也沒多交流,又怎會一下子理會我這個陌生人呢?但是佳佳的一停,讓鼓聲成了我和他之間的溝通工具。在往後的療程中,我發現他對鼓聲節奏和敏感度,記憶力均非常強,不但可以準確地敲打出正確而複雜的節奏,而且能持續打鼓五分鐘以上;佳佳的臉上更充滿滿足與自信的表情。
從以上的個案可見,音樂治療師只需要細心觀察,耐心地以不同的音樂、節奏、樂器及活動吸引自閉症兒童,再善用和配合個人的特殊天賦和專長,便可啟動與他們的溝通橋樑。
文﹕協康會音樂治療師曾愷茵
引用於香港奇摩網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06/4/igek.html

2010/07/09

音樂治療課程-蜻蜓之歌

蜻蜓是我們知道的大自然生物,因為準備這次早療小組團體課程中,才知道原來蜻蜓有許多種類和顏色,因此,運用不同顏色的蜻蜓和歌謠,協助小朋友建立名詞和形容詞的概念,因為多種圖案所提供的視覺刺激,除了可以提升視覺注意力外,同時也可以連結圖片,藉以協助小朋友接收訊息能力的提升,在依顏色的排列下,可以瞭解順序概念,也可以將蜻蜓圖案列印出,請小朋友塗上自己最喜歡的顏色並且剪下形狀,這過程也可以觀察到小朋友精細動作,課程也可以讓 家長和 老師視小朋有的目標需求做調整。
蜻蜓曲是利用小蜜蜂的曲改編 : 參考寶寶須學習智庫書籍
紅蜻蜓,綠蜻蜓,輕巧翅膀最透明,
1-2-3 -4-
飛啊飛,1-2-3-4-飛啊飛,
紅蜻蜓,綠蜻蜓,池塘上的小精靈。

2010/01/19

心經、木魚和砵

去年小翔開始接受音樂治療課程,過程中,小翔是一位愛探索的小朋友,喜歡眼前各式各樣的樂器,也喜歡聆聽治療師所提供的不同類型音樂,原本喜歡到音樂治療室的小翔開始拒絕進入教室,從教室到搭電梯再到治療室的路程,小翔開始有情緒的哭鬧,整堂課可以一直尖叫,當治療師奏向電腦時,會拉治療師或老師的手往門邊走。

2009/12/18

動畫樂器

動畫樂器結合了不同感官刺激,

有色彩的視覺刺激、音樂的聽覺刺激和在喇叭箱上的觸覺刺激,
 
也可以加入動作表現,會有另外的不同影響。 
 
有興趣者,可以逛逛下列網址
 

2009/12/01

與大家一起分享一片好聽的創作音樂

因為尋找音樂,所以看到這一片CD

 因為對音樂和色彩間的好奇,所以試聽這一片CD
 
因為好奇心驅使,因為想知道這樣的音樂感覺,
 
一種不同感受,用”心”感受音樂,
 
一位視障音樂創作者,以自己的內在感受以自己內在想像,
 
另一種音樂和色彩的結合,
 
如曲目介紹: 我把認知的顏色,化作語言,
 
與大家一起分享
 
顏色 - 俊傑的印象音符
 
感動聽覺,非視覺印象創作鋼琴手王俊傑首張個人專輯,
11
段音樂,你我共通的回憶,關於愛、故鄉與朋友
 
 
製作人
徐清原
製作群
作曲、編曲、鋼琴:王俊傑|
發行日期
2005/10/21
主題網站
 
「我把認知的顏色,化作音樂語言,試圖讓大家聽得懂! 少了視覺先入為主的印象,可以感受到的更加深刻。 王俊傑,一個盲人音樂創作者,在他的音樂裡重溫往日時光。因為用心感受,他對生活的描繪細膩而觸動,因而俊傑的音樂,畫面栩栩如生,顏色豐富繽紛。 這是一張花了3年時間製作的專輯,從作曲、演奏到製作,俊傑一路參予,只要你聆聽,便可以品嚐這顏色的滋味。
 
CD資料來源: http://www.wind-records.com.tw/shop/Stores_app/Browse_Item_Details.asp?Store_id=103&page_id=23&Item_ID=7669&Cat_id=112&Sho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