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9

無關訓斥 ~ 從韓國親子綜藝節目瞭解協助孩子的策略

上星期看到韓國親子綜藝節目時,打從心裡覺得家長們要看這段過程真的值得看。雖然中文翻譯顯示學習如何訓斥,不如說家長可以看到過程的行程,學習如何策略性的協助孩子或是避免行為的養成。

兒童發展諮詢中心是一步一步解釋一步步協助給予建議。

看這段過程中有種感觸,自己在這樣的介入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家長們不同的反應,常遇到的則是為什麼要對一位小小孩如此堅持與要求但是家長可以在此影片中看到幾個重點:

吃飯時的行為以及協助者說的{小孩似乎在尋找手機},而之所以要找手機是在於父母給予手機在先,而為什麼父母要在吃飯期間提供手機呢? 習慣養成後,但在得不到手機後的各種行為反應。

然而這些行為的行程是可以避免的,行為養成容易,一旦形成後改變就困難

自己常跟家長們說是為快速達到目的所養成的行為在未來要花二倍或是三倍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改變。」」

無關訓斥 ~ 從韓國親子綜藝節目瞭解協助孩子的策略

上星期看到韓國親子綜藝節目時,打從心裡覺得家長們要看這段過程真的值得看。雖然中文翻譯顯示學習如何訓斥,不如說家長可以看到過程的行程,學習如何策略性的協助孩子或是避免行為的養成。

兒童發展諮詢中心是一步一步解釋一步步協助給予建議。

看這段過程中有種感觸,自己在這樣的介入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家長們不同的反應,常遇到的則是為什麼要對一位小小孩如此堅持與要求但是家長可以在此影片中看到幾個重點:

吃飯時的行為以及協助者說的{小孩似乎在尋找手機},而之所以要找手機是在於父母給予手機在先,而為什麼父母要在吃飯期間提供手機呢? 習慣養成後,但在得不到手機後的各種行為反應。

然而這些行為的行程是可以避免的,行為養成容易,一旦形成後改變就困難

自己常跟家長們說是為快速達到目的所養成的行為在未來要花二倍或是三倍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改變。」」

過程中的表情與語氣都很重要,
也就是 ~ 表情與語氣都必須和行為有一致性。

最常聽到的是父母表示自己都是會好好跟孩子說,
再進一步詢問,
多數表示是以面露笑容的方式告訴小朋友。

但是許多小朋友可能會產生疑問,
例如 
一般而言,笑容是正向與鼓勵,
但是語氣與用語是責備,
那我的爸爸和媽媽是鼓勵還是責備呢?

家長也會說我都好好跟他說,他就是不聽,面帶笑容地說時(小朋友也許覺得還有談判空間,所以繼續當下的行為)

另外 ~
家長面帶笑容,語氣不堅定,容易退讓之下,尤其家長常會小朋友還在哭鬧的時候說,家長要思考的是這時在情緒上是否{{聽得進去}}?

2016.06.05《我的超人爸爸》精彩片段 智蘊家一起學習育兒術 小孩要手機不吃飯習慣一次解決

引自
家長們都是愛孩子與心疼孩子不打不罵下以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瞭解原則是重要的imRwbz0&feature=share

音樂活動中給予學習的建構.. 堆疊..與連貫



 在四月的親子活動中(如圖一)
大家聽著且跟著老師的歌詞一起畫畫

歌詞中有:  圓形   轉轉   大和小    快和慢   

圖一

 進入五月後
圓形依然是重要的圖形
這個月大家一起練習唱老師自己寫的圓形之歌

過程中
利用各種顏色的圓形做輔助
從中瞭解歌詞內容
例如: 大圓小圓黏在一起(如圖二)

也利用圖二把十位印地安人歌曲旋律改編讓小朋友們可以依照著歌詞和歌唱速度邊指著圓形邊數數

圖二

五月末到六月分活動延伸到動態性活動 (如影片一)

老師利用大小不同的呼拉圈延伸()大圓與小圓()大圓和小圓黏在一起
例如: 老師會提醒大家大圓小圓黏在一起時小朋友能否懂得且立即執行指令

親子活動可以是大人站在大圓裡而小孩站在小圓裡

兩種不同聲音各自代表大圓與小圓
也就是聽到A聲音是小孩要走在外面大人要在大圓內等待

這過程可以算是綜合這幾個月的學習內容也同時可以看到過程中可呈現:
認知   聽的注意力   音色聽辨   記憶  執行力   親子互動過程   觀察力

***圖片與影片都經過家長同意 ~ 為求謹慎 因有小朋友的側臉仍將畫面做些處裡


  

2016/06/06

成人課程後之感想

上周二是成人心智障礙照顧中心最後一堂課程

雖然只是九堂課程的時間
從中看到很多改變
尤其是羅小姐

羅小姐是團體中年紀最小的
初始也是團體中反應較弱也較慢
對於搜索聲響位置幾乎沒有

然而經過幾次課程互動

羅小姐對聲響反應快
主動搜索聲響
也會注意團體其他學員
也會主動追視老師

笑容也從零 到淺笑 到露齒大笑

看流行音樂MV
喜歡看男生團體大於女生團體
喜歡韓團BIG BANG 的 BANG BANG BANG型態的音樂大於抒情音樂

~~~~~~~~~~~~~~~~~~~~~~~~~~~~~~~~~~~~~~~~~~~~~~~~~~~~~~~


認知能力較弱

但是參與度和動機高

沒有口語 一樣能唱歌
沒有口語 一樣能拍鼓
沒有口語 一樣能合奏
沒有口語 一樣能認識樂器
沒有口語 一樣能感受樂器的溫度

2016/05/30

唱卡拉ok可以治療失智症嗎?/

作者/國內失智症權威醫師 劉秀枝
一位78歲,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女士,每週上完KTV課後就忘了老師所教的歌,當然回家也就沒練唱。但到了下星期,老師帶領大家把上週教的歌複習幾次後,8位同學輪流上台唱,最後輪到這位女士時,她竟然也可以跟著KTV的旋律唱得不差,讓其他在家裡努力練唱的同學覺得很訝異。
這位輕度失智的女士,過去並沒有音樂素養或接受歌唱訓練,平常說過的話馬上就忘了,卻仍保有當下學習並享受唱歌的能力。
因此帶出三個問題:
1. 人類大腦司管歌唱與語言的部位有何不同?
2. 阿茲海默症患者對歌曲的記憶力是否較語言為強?
3. 唱歌能治療阿茲海默症嗎?

長久以來,人們就知道把一段文字或句子以唱歌的方式展現出來,比較容易記住,稱為音樂記憶術,因而會以為大腦司管唱歌與語言的部位有所不同。但其實兩者的神經路徑是一樣的,都涵蓋了由口腔和咽喉等發聲器和共鳴腔、聲帶、腦幹、大腦的運動、感覺和聽覺區,以及耳朵的耳蝸;只是唱歌還得配合呼吸,動用胸部的呼吸肌肉和腹肌。
因此,有些阿茲海默症患者還能正確的唱出老歌,其實是因為這些老歌的曲調和歌詞是屬於長期記憶的一部分,仍然保存在大腦深處之故。
既然如此,上述那位78歲的輕度失智女士怎能跟著旋律唱出新歌呢?一篇來自波士頓大學,發表於20108月《神經心理》的論文也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唱歌可以加強記憶連結


2016/05/04

得捨之間一個圓

有捨有得
每次聽到爸爸可以全力陪伴與支持都會很開心 ~
當媽媽是主要照顧者時,
當孩子有特殊狀況需要長期跑療育課程時,
心理壓力是很大的。
有時心裡因為看不到前方而失落
有時心裡因為看不到未來而害怕
有時心裡因為孩子安排的療育課程是否可以幫助到孩子而擔憂
有時心裡因為孩子需要反覆再反覆的教導而無力
有時心裡因為他人誤解而無奈
種種的
若有家人的強力支持與依靠會是很大的動力,
因為這樣,有個人可以說說話;
因為這樣,有個人可以商量討論;
因為這樣,了解背後有人是支持著,可以努力往前走。
爸爸為孩子也為自己捨棄一份工作重回到台灣陪伴家人,
我想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
然而

2016/04/18

我們的親子練習時間



家長可以全程在場與適時地參與最讓人開心 ~ 因為

家庭在小朋友的療育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 ~ 專業人員與家長()之間需要相互瞭解。


實際參與 ~ 確實投入活動中,從中知道孩子的困難;

實際了解 ~ 當瞭解孩子的困難,家長應該會有疑問;

提出疑問 ~ 把心中的問題整理好與提出來討論;

詳細溝通 ~ 家長()提出問題讓專業人員有機會解釋。



延續前二周的親子練習時˙間

今天分別帶開練習

是練習樂器嗎?

~ 音樂治療並不教導如何彈奏或是敲奏樂器其中一種活動是能透過樂器活動改善/提升非音樂能力


手腳也是我的畫筆

上週五的團課活動之一讓家長和小朋友跟著聲音與歌詞畫出指定圖案。

小朋友們玩得開心 ~
看 ~ 我是創作家

大家除了蠟筆作畫之外,手腳也一起來,

大家跑跳、轉圈圈 ~ 媽媽們也很努力一起跳喔!!

看到我們小朋友的腳是不是很彩色啊 ~ 手也很美麗喔!!

過程中:

小朋友們必須要先記得老師剛剛訂下的遊戲規則。

這樣當聲音開始時,小朋友們要注意聽,接著把聽到的聲音做判斷,

注意力和持續專注的時間 ~ 是不可忽略的。

這樣子才能知道要轉換A動做到B動作,轉換B動做到C動作,或是轉換A動做到C動作。

這過程同時也考驗小朋友接收訊息與訊息處理速度。

2016/04/14

音療團體活動一

這是三月份開始的團體課程第二個月也就是四月份訂為親子月

因此四月份的第二個小時會讓家長進入課程中與孩子們一起進行課程

照片經過家長們同意


在圖片中的樂器有音磚有鐵琴也有拍鐘而這幾個樂器有一個共同點,是以C大調音階為主的旋律性樂器。

每組親子在活動中都會有一組樂器,家長與孩子們隨著老師的彈奏速度,逐一敲奏每個音,這時小朋友需要耳朵聽(注意聽老師的速度)、自我控制(不能跑得太快)、眼睛看(看著樂器上的每個音)

2016/04/07

復健治療可以很有趣很享受很不一樣

帕金森健康舞 莫里斯搞創意

「帕金森氏症患者通常會因為病症將自己閉鎖起來,但透過音樂、舞蹈,你會看到他們逐漸放開心胸,重新感受到身體的自由!」美國編舞大師馬克‧莫里斯從2001年起,就在紐約布魯克林推廣社區舞蹈課程,並與美國帕金森氏症基金會合作,將音樂與舞蹈融入患者療程中,讓患者在專業舞者帶領下,藉著舞動肢體改善身體知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1000504-260115


「帕金森氏症患者通常會因為病症將自己閉鎖起來,但透過音樂、舞蹈,你會看到他們逐漸放開心胸,重新感受到身體的自由!」美國編舞大師馬克‧莫里斯從2001年起,就在紐約布魯克林推廣社區舞蹈課程,並與美國帕金森氏症基金會合作,將音樂與舞蹈融入患者療程中,讓患者在專業舞者帶領下,藉著舞動肢體改善身體知覺。

舞動肢體 改善知覺

聽覺能力在學習上問題

那天恩媽在上課前帶小孩吃飯,一位初識媽媽聊天,

知道恩在上早療,很訝異對答如流的恩為什麼要上課

恩進步很多,能力也已經達到發展線,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拉長遠來看,

還有,我們需要思考各種情境或空間可能產生的狀況,

尤其,在學校,在大團體,小朋友是否可以完整接收訊息,

而這關乎小朋友是在教室聽課的能力,

我們有時候會忽略一些問題,

那是因為我們是一對一與小孩說話,

我們為小孩放慢說話速度,刻意將每個字說清楚,也會適時調整音量,

然而,試想跳脫這個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