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3

利用音樂活動的趣味性反覆練習

認知雙重處理系統一開始是由Schneide和Shiffrin提出,而該處理系統包含控制處理與自動化處理二種機制。就學習而言,當我們面對一項新知識或新技能的時候,例如大人協助孩子如何穿衣與扣鈕扣,就需要小孩一個一個動作慢慢地,努力地反覆學習(控制處理),直到學會,直到熟能生巧不再刻意練習,這就進入了自動化處理階段。相對地,小孩越來越會穿衣扣鈕扣,花費的時間也就越變越短。這也像Evans 等人把學習分成習得、流暢、精熟、維持、類化和調整等六個階段一樣。

因此,每個人在學習新事物時都需要經過上述的處理歷程,特殊需求者也是一樣。不一樣地是,他們從一個階段進入下一個階段都會比一般人慢,尤其越到類化與調整二階段更是一種挑戰。就如同黃志雄(2006)所表示,類化及調整階段即是學習的遷移和類化,主要在針對習得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刺激和反應的類化,以及因應不同的情境和問題。

因此,這會需要我們在設計活動的過程中思考特殊需求者的能力,讓他們能在活動中不斷的反覆練習與複習。

但是,反覆練習需要耐心與毅力,過於無聊與不好玩的活動可能激不起特殊需求者想要學習的欲望。因此,我們需要設計充滿活力、好玩、動靜皆有,也要讓人感到開心的課程活動。試想我們自己是否能在無聊沉悶的環境鐘持續學習呢?

反覆練習中做些變化能延續特殊需求者的學習動機,以下連結是一個教案來利用音樂元素協助特殊需求者反覆練習


參考文獻:
黃志雄(2006)。從學習遷移理論談障礙學生的類化能力與學習策略。特殊教育叢書9502
        特殊 教育現在與未來,91-102。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蕭瑞玲、孟瑛如(2016)。注意力交響樂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新北市:心理。
教案連結  https://musictherapy-musictherapy.blogspot.tw/2017/10/blog-post_2.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