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2

行為背後的訊息傳達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今天早上上課唱完歡迎歌和上課歌之後,
我問:   你想要做甚麼?
C小孩:  你想要做甚麼? (面帶著笑容雙手托住臉)

🤔當聽到這樣的回應的同時腦海中浮出的想法是甚麼呢?
🤔當聽到這樣的回應時會怎麼做呢?


早上的這狀況讓我想到白老師九月初分享的兩張情境圖,我想同一種行為但不同情境下或不同人所要傳達的訊息是不同的。而行為的產生也需要考量小孩的語言本身現有的能力,就如同今天的C小孩 ~ 剛好最近幾位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小孩們有默契的有志一同的都有同樣情形因此 ~ 是仿說還是挑釁是不知道怎麼說出腦中想法還是故意調皮搗蛋呢? 是仿說還是反問呢?

今天的C小孩模仿我說話後
我問:    你為什麼要學我說話?
C小孩:   因為我不知道要做甚麼!!
我問:    你不懂要怎麼回答還是你不知道要做甚麼?
C小孩:   我不懂要怎麼回答

經由一來一往的再確認讓我知道C小孩是用 #看似仿說的方式 表示 #我不懂要怎麼回答!!

然而 ~ 這樣的方式因人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就像前幾天的Z小孩因為找不到詞彙表達想法W小孩則因為仿說是最快的表達方式L小孩則是對眼前活動活動錯則而故意仿說仿做


#不要立即下判斷
#先想想孩子的行為訊息
#我們的判斷可能是誤會
#確認孩子可能要傳達的訊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