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

唱卡拉ok可以治療失智症嗎?/

作者/國內失智症權威醫師 劉秀枝
一位78歲,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女士,每週上完KTV課後就忘了老師所教的歌,當然回家也就沒練唱。但到了下星期,老師帶領大家把上週教的歌複習幾次後,8位同學輪流上台唱,最後輪到這位女士時,她竟然也可以跟著KTV的旋律唱得不差,讓其他在家裡努力練唱的同學覺得很訝異。
這位輕度失智的女士,過去並沒有音樂素養或接受歌唱訓練,平常說過的話馬上就忘了,卻仍保有當下學習並享受唱歌的能力。
因此帶出三個問題:
1. 人類大腦司管歌唱與語言的部位有何不同?
2. 阿茲海默症患者對歌曲的記憶力是否較語言為強?
3. 唱歌能治療阿茲海默症嗎?

長久以來,人們就知道把一段文字或句子以唱歌的方式展現出來,比較容易記住,稱為音樂記憶術,因而會以為大腦司管唱歌與語言的部位有所不同。但其實兩者的神經路徑是一樣的,都涵蓋了由口腔和咽喉等發聲器和共鳴腔、聲帶、腦幹、大腦的運動、感覺和聽覺區,以及耳朵的耳蝸;只是唱歌還得配合呼吸,動用胸部的呼吸肌肉和腹肌。
因此,有些阿茲海默症患者還能正確的唱出老歌,其實是因為這些老歌的曲調和歌詞是屬於長期記憶的一部分,仍然保存在大腦深處之故。
既然如此,上述那位78歲的輕度失智女士怎能跟著旋律唱出新歌呢?一篇來自波士頓大學,發表於20108月《神經心理》的論文也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唱歌可以加強記憶連結


2016/05/04

得捨之間一個圓

有捨有得
每次聽到爸爸可以全力陪伴與支持都會很開心 ~
當媽媽是主要照顧者時,
當孩子有特殊狀況需要長期跑療育課程時,
心理壓力是很大的。
有時心裡因為看不到前方而失落
有時心裡因為看不到未來而害怕
有時心裡因為孩子安排的療育課程是否可以幫助到孩子而擔憂
有時心裡因為孩子需要反覆再反覆的教導而無力
有時心裡因為他人誤解而無奈
種種的
若有家人的強力支持與依靠會是很大的動力,
因為這樣,有個人可以說說話;
因為這樣,有個人可以商量討論;
因為這樣,了解背後有人是支持著,可以努力往前走。
爸爸為孩子也為自己捨棄一份工作重回到台灣陪伴家人,
我想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
然而

2016/04/18

我們的親子練習時間



家長可以全程在場與適時地參與最讓人開心 ~ 因為

家庭在小朋友的療育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 ~ 專業人員與家長()之間需要相互瞭解。


實際參與 ~ 確實投入活動中,從中知道孩子的困難;

實際了解 ~ 當瞭解孩子的困難,家長應該會有疑問;

提出疑問 ~ 把心中的問題整理好與提出來討論;

詳細溝通 ~ 家長()提出問題讓專業人員有機會解釋。



延續前二周的親子練習時˙間

今天分別帶開練習

是練習樂器嗎?

~ 音樂治療並不教導如何彈奏或是敲奏樂器其中一種活動是能透過樂器活動改善/提升非音樂能力


手腳也是我的畫筆

上週五的團課活動之一讓家長和小朋友跟著聲音與歌詞畫出指定圖案。

小朋友們玩得開心 ~
看 ~ 我是創作家

大家除了蠟筆作畫之外,手腳也一起來,

大家跑跳、轉圈圈 ~ 媽媽們也很努力一起跳喔!!

看到我們小朋友的腳是不是很彩色啊 ~ 手也很美麗喔!!

過程中:

小朋友們必須要先記得老師剛剛訂下的遊戲規則。

這樣當聲音開始時,小朋友們要注意聽,接著把聽到的聲音做判斷,

注意力和持續專注的時間 ~ 是不可忽略的。

這樣子才能知道要轉換A動做到B動作,轉換B動做到C動作,或是轉換A動做到C動作。

這過程同時也考驗小朋友接收訊息與訊息處理速度。

2016/04/14

音療團體活動一

這是三月份開始的團體課程第二個月也就是四月份訂為親子月

因此四月份的第二個小時會讓家長進入課程中與孩子們一起進行課程

照片經過家長們同意


在圖片中的樂器有音磚有鐵琴也有拍鐘而這幾個樂器有一個共同點,是以C大調音階為主的旋律性樂器。

每組親子在活動中都會有一組樂器,家長與孩子們隨著老師的彈奏速度,逐一敲奏每個音,這時小朋友需要耳朵聽(注意聽老師的速度)、自我控制(不能跑得太快)、眼睛看(看著樂器上的每個音)

2016/04/07

復健治療可以很有趣很享受很不一樣

帕金森健康舞 莫里斯搞創意

「帕金森氏症患者通常會因為病症將自己閉鎖起來,但透過音樂、舞蹈,你會看到他們逐漸放開心胸,重新感受到身體的自由!」美國編舞大師馬克‧莫里斯從2001年起,就在紐約布魯克林推廣社區舞蹈課程,並與美國帕金森氏症基金會合作,將音樂與舞蹈融入患者療程中,讓患者在專業舞者帶領下,藉著舞動肢體改善身體知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1000504-260115


「帕金森氏症患者通常會因為病症將自己閉鎖起來,但透過音樂、舞蹈,你會看到他們逐漸放開心胸,重新感受到身體的自由!」美國編舞大師馬克‧莫里斯從2001年起,就在紐約布魯克林推廣社區舞蹈課程,並與美國帕金森氏症基金會合作,將音樂與舞蹈融入患者療程中,讓患者在專業舞者帶領下,藉著舞動肢體改善身體知覺。

舞動肢體 改善知覺

聽覺能力在學習上問題

那天恩媽在上課前帶小孩吃飯,一位初識媽媽聊天,

知道恩在上早療,很訝異對答如流的恩為什麼要上課

恩進步很多,能力也已經達到發展線,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拉長遠來看,

還有,我們需要思考各種情境或空間可能產生的狀況,

尤其,在學校,在大團體,小朋友是否可以完整接收訊息,

而這關乎小朋友是在教室聽課的能力,

我們有時候會忽略一些問題,

那是因為我們是一對一與小孩說話,

我們為小孩放慢說話速度,刻意將每個字說清楚,也會適時調整音量,

然而,試想跳脫這個情境,

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模式的比較

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模式均源自於 Carl Orff,但奧福音樂治療模式乃由奧福的妻子 Gertrud Orff 延續發展並推廣。就實施的對象而言,奧福教學法針對一般兒童,目標偏向於教導音樂技巧與知識;但奧福音樂治療的對象主要為有特殊需求或治療需求的兒童、青少年、成人以及老人,目標依照個案不同的狀況做調整,偏向於改善個案現有的問題或是延緩問題的發生。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同樣強調以兒童為中心,注重孩子的發展經驗,並鼓勵孩子自發性的學習。
在教學特色方面,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均強調創造力與節奏兩項要素的重要性,也同樣注重孩童自發性的參與。與其他治療較不相同的地方為奧福音樂治療強調活動與口語是不可分的,說白活動即為奧福音樂治療常用的活動之一,與其他音樂治療模式欲降低口語在治療活動出現的情況大不相同。
然而奧福教學法中的說白有時並不具意義;反之,因為兒童對富節奏性的說白會產生預期心理,注意力會集中在即將發生的事情上,故奧福音樂治療中的說白必須包含意義。此外,奧福教學法強調從五聲音階開始,先幫助兒童創造出自己的音樂;但奧福音樂治療則無此限制,只要為個案自然發展的音樂,都在基礎音樂的範圍內。最後,奧福音樂治療有一定的進行流程,譬如,暖身活動須為團體灌輸參與感、結束時需要有「再見」的活動等;而奧福教學法卻可由教學者自行決定帶領兒童的教學流程(Bitcon ,1976;Bruscia, 1987)。

PS: 可參考文獻內文之表格 2 奧福教學法與奧福音樂治療的比較。

摘錄:
鄧兆軒、陳淑瑜(2010)。奧福音樂治療的理論和應用。國小特殊教育,49,80-90。

2016/04/02

親子音樂繪圖


四月份的音療團體課的第二個小時安排了親子時間讓大人與小來一起玩


此活動進行分為二種:   一為音樂中(跟著聲音畫圖,另一種為非音樂(請大家把空白處想辦法填滿,直到老師說停下為止。




2016/04/01

大家一起唱歌畫圖

第一部



開心的星期五


今天上課與小孩們一起畫畫大家聽著老師唱歌跟著一起畫畫


老師在這當中有著示範的角色是讓小孩們耳朵聽著老師所唱的歌詞連結動作與圖瞭解當下正在進行的動作也從中學習速度控制和動作力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