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5

國外音樂治療師須修習的課程

國外的學校,音樂治療科系多會要求學生必須完成以下的課程,雖然每個學校有些微的差異,但是大方向是相同的囉。如果你對出國留學音樂治療有興趣,可以參考這些科目,為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以旁聽、看書等方式先做些加強唷。 

  
基本醫學知識
精神醫學
¨          社會精神醫學
¨          藥物精神醫學
 
身心醫學

2008/03/31

小綺與吉他

每星期四早上是小綺的課,小綺未滿4歲,極重度多重障礙,
音樂治療課程5個月, 
 3/13這天從一進教室小綺眼睛看到吉他就一直追視著,
直到推到一個定點還捨不得移轉眼睛,
MT說"小綺想玩吉他是不是?"
從我去拿吉他到我坐下,小綺都好專心看著,
當我開始彈奏唱著歌時,小綺一直目不轉睛的看著吉他看著我,
慢慢的她看向我的左手,可能在想這隻手的手指頭怎麼一直在做變化ㄚ,
看的眼花撩亂(左手是和絃),左邊看看,再看看右邊(右手撥著弦)
突然的,小綺舉起右手掛在弦上,幾次後,小綺抓住第6弦並停留,
然後慢慢的一根一根弦往下拉出聲音。

2008/03/30

他們都懂-小芸另一章

 

小芸,一位多重障礙的小女生,平常都是坐輔具椅,所有的身活起居都需要依賴學校老師和家人,以眼神傳達訊息,臉部表情不明顯。

對我而言,小芸是一位很好的生命教育者,這幾個月的音樂治療課程讓我看到另一個生命所展現的能力。

2008/03/22

音樂治療與腦中風


音樂治療與腦中風

文章日期:2008-03-22 20:08
 摘錄於 台灣腦中風學會      http://www.stroke.org.tw/newpaper/Sep/paper_4.asp
音樂治療與腦中風
作者:張乃文 (曾任林口以及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音樂治療師,現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音樂治療博士候選人)
 
音樂治療”目前在台灣是個令人好奇又覺得新鮮的名詞,但音樂真能運用在醫療,尤其是腦中風病人身上嗎?根據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解釋這個在歐美已發展約半世紀的新興領域,音樂治療是指多種音樂介入於臨床及實證基礎研究學科,並經由核證的音樂治療程序完成修業,在治療關係內幫助病人完成個別化的目標,並由能執行其標準規範的專業人員施行。

2008/03/20

用她的角度看世界


小芸是從去年11月開始上課至今有近五個月   每星期三下午是小芸的上課時間。




小芸的情緒變化很小也不明顯    但是當有樂器呈現在面前時,小芸會隨聲音追視樂器由左至右由右至左,對於彩色音感鐘也有些許反應     但整體而言    除了眼睛追視之外    很難瞭解小芸對聲音反應   若是不呈現視覺提醒或將樂器放在面前  小芸對於聲音不會太大反應,例如:過去最常運用的除了即興音樂  就是兒歌   如果讓小芸做搜索音源   這些音色單調和不夠豐富   對於小芸並未有太大的刺激  反應不大   直到今年元月2  自己抱著試看且覺得或許我們可以用更多樣化的音樂型式讓個案們體驗  何必自我限制呢?   

2008/02/01

角度的思考-"玩"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慢慢長大經過歲月的磨練卻也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小孩子,忘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玩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探索,可以學習解決問題和學習與其他人互動,學習不是只有坐在桌子前,學習不是一定要用坊間教具圖卡,孩子是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自然學習。

2008/01/04

感動的瞬間 (腦麻樂團表演)

還記得第一次與腦麻的孩子們上課,是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相對於戶外艷陽高照的炙熱,在教室裡,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情也絲毫不遜色。他們對著熟悉的音樂大聲歌唱,伴著輕快的節拍搖擺身體、玩奏樂器,但是仔細聽,可以發現他們唱不出清楚的歌詞,也會發現他們搖擺的身體,有不受控制的顫動,玩奏樂器缺乏應有的自然律動,然而他們臉上的笑容,歡樂的氣氛,所展現出的自在與開朗,再再都讓我感受到他們喜愛音樂的那份心。

成立樂團的時間不長,面對世界殘障日當天上台表演的壓力,孩子們每一個人都鼓起了最大的勇氣,挑戰自己的能力,對於這些不論是在肢體控制、認知、語言表達構音上,都有相當程度困難的孩子,要成立樂團,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學習的過程中,學員必須努力克服肢體上的障礙,訓練自己的注意力與記憶力,並且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練習中,用最認真的態度,不放棄任何一個進步的空間。從一開始大家一起數拍子一、二、三,有拍子數不穩的、也有數了兩小節就忘了繼續數的、有人自己數自己的,九個人有九種拍子,我們總是笑稱,這個 鏗鏗鏘鏘樂團應該要改名作 “2266樂團(台語)。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學員學習克服自己肢體上的困難,完成和諧劃一的合奏樂曲,彼此之間互相提醒、練習,不斷的努力和堅持,才能蛻變為舞台上美麗的音樂。

演出當天,看著台上的他們,原本無法握住水杯的手,奮力的在立風鈴上劃出流星般的燦爛,清透銀鈴般的聲響,為表演揭開序曲,不斷顫抖的手緊緊握住鼓棒,敲出堅定的節拍,一首又一首,不會數數的孩子,認真的依靠肢體的記憶,每一拍都和著音樂唱和,我深深以他們為榮。他們值得你和我,每一個熱情的掌聲,也值得你和我,一起對他們說聲 你們很棒喔!

2007/12/03

豪豪的驕傲

豪豪接受音樂治療服務雖只有短短二個月,但是看著他無法坐著到看敲單音到今天可以完整在鐵琴上敲奏12小節,心理有很大的感動。

在豪豪的課程中,治療師會在鐵琴上貼著數字,並提供數字排列的圖卡,從單音到兩個音到八個音等,在音與音之間的排列也會用不同的音程做排列,藉以訓練豪豪的視覺搜索、數字配對,和手眼協調。

一開始,豪豪的注意力低落,

小齊與哈姆太郎


可愛的小齊很喜歡音感鐘,不同顏色的音感鐘有個可愛的外表小齊叫它們哈姆太郎,而在一唱一和的歌聲中尋找哈姆太郎,可以幫助小齊改善視覺搜尋、聽理解和語彙運用的能力。


即興歌唱是音樂治療的技巧之一,治療師會將符合當時情境的歌詞套入自編的曲子或是一般的兒歌與通俗歌曲中,與個案們做互動。

2007/11/18

嬰幼兒的音樂發展過程

 (轉載自悅音期刊第11)
 
音樂治療師/陳綺慧


音樂心理學家Donald. A. Hodges指出,每個人自出生開始,音樂的能力已存在大腦中。這並不表示每個人都有潛力去演奏音樂,但我們生理的結構,每一個神經細胞和身體的器官都可供我們警覺或回應四週所存在的音樂。
胎兒期
胎兒在母體約四個半月至六個月左右,即可接受外來的聲音,雖然其聽覺器官尚未發展健全,但聲音的振幅可藉由物體(母體)和液體(羊水)的傳動與波動來刺激胎兒的聽覺反應。這時期的胎兒最適於輕鬆、柔和、弦律較長、節奏較不明顯的音樂,我們稱之為鎮定音樂,可幫助胎兒有鎮定功能。
生命的初期,聽覺是非常重要,因為此時所接受的聲音被儲存在大腦的聽覺記憶庫中,提供生命後期,身心協調與智能發展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