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5

改編火車快飛之音樂活動分享

在一首歌曲中所涵蓋的音樂的元素是多元的例如: 節奏、音速度,而選用熟悉的兒歌填入活動歌詞對家長或想要利用此方式的人是最比較容易進行的

當說話變成唱歌的時候,環境氛圍會變得不一樣,而音樂元素特性也讓個體聽的動機與注意力。當個體有聽的動機與注意力時,個體把聽覺訊息接收到的機會也比較大。



2018/03/17

音樂休止符與停止信號




這篇「以認知神經科學取向探討兒童注意力的發展和學習之關聯」中看到從文獻引用一句話停止(stopping)是將行為重新導向新目標之第一步


音樂中的停止符號有不同長度的休止符休止符在此就如同上述所說將行為重新導向新目標另一狀況是重新開啟個體感官接收外界訊息的管道


個體長期在一個環境中會習慣當中的任一種感官例如聽音樂的我們已經習慣音樂的陪伴在當下的我們不再對音樂做反應。但是不表示我們不再聆聽,也許只是不做出反應。

2018/03/10

非洲鼓 ~ 力度 ~ 雙手動作運用

剛剛整理部落格看到之前寫的這篇{非洲鼓可協助肢體動作問題},讓我想到這一年上課的小月。

拍鼓可以觀察到個體左右手拍奏的力量問題,你可能會想拍鼓的力量有甚麼重要的,頂多拍不出聲音或拍的難聽或拍得不像有訓練下的鼓聲,那有甚麼關係呢?

2018/02/04

音樂治療在聽損者聽能復健之實務分享刊於新竹聲暉第39期會訊

    聽能復健的角色就在協助聽損者學會應用聽覺接受外界訊息,進而能發展可與人溝通的語言技巧。聽能技巧發展程序依序是察覺、區辨、辨識,以及理解,對聽損者在開始配戴適合的聽力輔具(: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之後,聽能復健則是他們要踏入的第一步。多數人常會忽略這部分,試想配戴聽力輔具的用意是甚麼呢,開口說話當然開是第一首要目標。但是,語言並不是用嘴巴把話說出,它是涵蓋了「聽」、「說」、「讀」和「寫」的歷程,而「聽」是語言發展的第一道關卡。





2018/02/01

樂器擺置也會影響服務對象能力的判斷

當看到服務對象無法順利敲音磚、鐵琴,或是木琴的時候,為了釐清問題(例如: 視知覺、視動協調、動機等問題外),也要思索是否樂器擺置的方式有問題。

有時調整樂器的擺置方式是必要的。


換個方式思考,樂器都是固定的,習慣方式都是平放在地上或桌面上。又,桌椅高度也可固定,無法調整。因此,平時都是個體將就適應樂器擺置的方式,當個體做不好,都是責備不專心、沒耐心、沒動機,或習慣不好;也可能認為別人都可以做到,個體卻為什麼不行?


如果我們願意換個角度來思考對方為什麼不行呢?

2018/01/11

在家可以這樣做之音樂活動分享 – 利用音樂活動改善聽覺前景背景區辨能

第一階段
1.    先選第一種聲音,例如家中的鍋碗瓢盆,也可以是拍手等,假設是拍手。

2.    請小朋友聽拍手的聲音,並跟著一起拍手,一次一組八拍,再依能力增加組數,例如: 
          組八拍,以此類推。大人拍手的聲音必須是穩定,不能一下快一下慢。 

3.   當小朋友能一起做到連續四次八拍後,這時大人可以告訴小朋友,等一下拍手的聲音會有
          變化,像是一下快一下慢,也可能突然停下來,你不能被我影響喔!!

過濾或是聚焦都是一種選擇能力

過濾或是聚焦都是一種選擇能力,選擇「我要的」能力,選擇「我有興趣的」能力,選擇「有趣的」能力。只是當下的情境或狀況是否允許,或合乎當下的情境呢?

例如:
你要玩手機,但是現在是上課或開會的時間,你的選擇是 ~ ?
你要聽音樂,但是現在對方正和你說話著,你的選擇是 ~ ?
外面操場的小朋友們玩得好開心,可是正在上課的你不能出去,你的選擇是 ~ ?
真是的,外面天氣好棒,朋友們正在海邊玩的開心,正在上課或開會的你選擇是 ~ ?
怎麼辦? 明天要考試,我讀國文第八課,可是客廳一直傳來看電視連續劇的聲音,你的選擇是 ~ ?


2018/01/08

#如果把下圖作為聽覺接收器

注意力有多方理論其中有把注意力比喻為過濾器聚光燈來表示注意力的功能性首先可以先試想,不管是洗東西(菜、米或豆類等),還是淘金等,重點都在於留下重要的、好的或可用的東西。也可以想想冷氣和飲水機需要清洗濾網的目的是為了讓把髒濾網清洗乾淨或換新濾網,讓機器更能運轉與過濾。

2018/01/02

音樂治療穩定身心 失智老人唱歌跳舞(新聞報導)

失智老人排排坐,頭戴傳統頭飾、手上打著鼓拍,高歌一曲,畫面好不溫馨。為展現失智老人的生命力與活力,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在21日國際失智症舉辦「失智長者才藝大賞」,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失智長者在音樂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的帶領之下,表演了彩帶舞、競技疊杯等才藝,現場一片歡樂。
深受失智症狀困擾的長者們,由於時空概念、理解與表達能力弱化,時常陷入焦躁不安的情緒,但是許多失智長者對音樂與肢體動作的記憶仍在,曾出演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的水妹奶奶及一群失智長者就以「我需要你耶穌」帶動唱,透過熟悉的旋律刺激記憶力,懷舊之餘還能安撫身心靈。

2017/11/07

等待 ~ 之所以等待是為了給予小孩們有時間自我整合,做出反應(二)

當我們協助他人時,是否常會因為對方的反應與自己不同調而有挫折與情緒?
每個人的反應時間不同,對於發展遲緩的孩子們更需要時間,直到可以類化,直到可以快速反應。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孩子們能否(持續)保有 (正向學習動機)。因此,適時地停下腳步等待是需要的。


音樂活動過程中,會有等待(我們可以想成是休止符,而休止符的長度有二拍、三拍、四拍等等,請見圖一)。音樂旋律會因為休止符後再度響起,並非永遠終止。因此,音樂活動中出現此狀況時,休止符提供特殊需求的小孩們反應的時間,有許休止符需要出現一次,二次。但是,特殊需求的小孩們會在準備好的時候,當音樂再次響起時,也許會跟著一起唱歌、敲奏與舞動。

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