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並不是教學,音樂治療重視過程中的習得,只是過程中的 #介入時間點 與家長常常背道而馳。例如,在個體哭鬧過程中,是否要立即 #口語 安撫? 是否要立即 #口語制止? 要用哪一種方式作為介入策略?
以情緒行為而言,就如同活動進行時的情緒起伏,個體的情緒起伏猶如心電圖,上上下下,起起伏伏。每個起伏的過程中都有一個適當的介入時機,而這需要觀察、評估與工作分析與個體情緒相關的參考點,例如: 臉部表情變化、哭鬧的聲音與音量變化、肢體動作的變化等等。每個時機點的介入策略不一定相同,時間長度也不同。